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疾病鉴别

孤独症不是精神病也与家庭环境无关 _精神疾病鉴别

05-30 来源:互联网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1月26日电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起病于儿童早期,通常为出生30月内或3岁。

  儿童孤独症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
表现为不能象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症状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我国则由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所前所长陶国泰在1982年首先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但我国目前尚没有该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认为孤独症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一。

  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其父母亲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

  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所前所长陶国泰认为,过去认为“冰箱样的母亲”、早期家庭环境不良、教养不当、胎儿期新生儿各种损伤和疾病等,现在已经全部被否定。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将孤独症作为热门课题进行研究,相信孤独症的病因在不久的将来将被揭开。

  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民洁说,孤独症并非精神病,而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病因与环境因素无关,属于神经生物学问题。因此,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应该克服悔恨、内疚的情绪,积极参加治疗。




本图文由医吧健康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