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宝宝意外?必学冷静处理十大招

07-14 来源:39健康网
 
宝宝意外?必学冷静处理十大招


  被食物卡住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窒息源就是气道异物。气道异物事故多发于3岁以下的宝宝。宝宝喜欢将带壳的松子、瓜子、花生米、糖球放入口中,哭、笑、吸气时极易误吸入气道。近来报道较多的是果冻误吸造成窒息,值得格外警惕

  急救措施

  气道异物造成宝宝窒息后,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这时最需要爸爸妈妈及其身边在场的人,就地予以有效的抢救

  1、鼓励咳嗽

  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鼓励宝宝大声咳嗽,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2、俯倾拍背

  如果怀疑异物被宝宝吸入气道,应将宝宝上身前倾60度,俯卧于抢救者的臂肘上,头部下垂,抢救者以手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3、压腹冲击

  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宝宝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宝宝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4、心肺复苏

  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宝宝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温馨提示

  ·在取异物时,不要试图取出看不到的异物,否则只会把异物推向更深处

  ·宝宝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更不能带壳给宝宝玩,吃前应剥皮去壳并将果实砸碎

  ·吃果冻不能整块吞入口内,要将其在碗内切碎分成小块再给宝宝吃

  ·有的爸爸妈妈对拒服药物的宝宝,采取捏着鼻子灌药的办法,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捏住鼻子,宝宝用口喘气,极易将药水吸入气道

  ·宝宝吃东西时不要跟他说话,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以免食物被误吸

  被绳子勒住

  如果宝宝的脖子不小心被绳子绕住,轻者脖子会勒出血印,重者还会造成窒息,危及宝宝生命

  3类宝宝的绳绳危机

  第1类:床宝宝

  对于大多数小龄宝宝来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张私人专属的小床上度过。小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爸爸妈妈稍不注意,宝宝就可能被一些床上用品或玩具上的绳子、带子缠到身上。对此,爸爸妈妈可千万不能等闲视之。万一勒到小宝宝娇嫩的脖颈,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2类:帽子宝宝

  等到宝宝长大一点儿,自然就会被爸爸妈妈带出门"光宗耀祖"。这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小脑袋,很多妈妈都会给宝宝准备一顶可爱的小帽子。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市面上很多宝宝帽子都是带拉绳或塑料绳的兜帽,而为了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兜帽上的绳子一般也都相当结实,一不小心勒住宝宝脖子,同样危险

  第3类:走路宝宝

  宝宝又大了一岁,已经开始蹒跚学步了。爸爸妈妈一定都很高兴吧?但是,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宝宝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危险。例如,在室内活动的宝宝如果走到窗边玩窗帘绳,就容易被绳子缠绕,并造成窒息的危险

  绳绳安全备忘录

  想完美解除危害宝宝的绳绳危机吗?不要太过紧张,爱护宝宝的爸爸妈妈们只要能做到以下四点,自然能够化险为夷

  1、“监视”宝宝

  让宝宝时刻处于爸爸妈妈的视线范围内,做好宝宝"保镖"。如果必须离开宝宝一小会儿,须确保宝宝身边没有潜藏的绳子危险

  2、检查玩具

  经常检查宝宝的玩具,尽量排除那些带较长绳线的玩具,并确保这些玩具完好无缺

  3、远离绳线

  不要让绳线绕在宝宝的脖子上或出现在宝宝的床旁边,并注意留心宝宝衣服上的绳线,确保它们不会吊住宝宝的脖子

  4、预先清理

  在宝宝自由活动之前,帮助宝宝消除任何可能缠住宝宝的绳子危机,如裸露的电线、窗帘的带子、灯绳开关等

  5、窒息处理

  爸爸妈妈在对宝宝勒出的血印进行消毒后,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进行检查

  关禁闭

  在家庭及幼儿园中,为了“惩罚”一时不规矩的宝宝,有些父母采取关禁闭等强制手段,长时间关禁闭,不仅会导致宝宝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会给宝宝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

  其实“关禁闭”能抓住宝宝的心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手段时要注意:说理、警告在前,关禁闭在后,不能动不动就用此法

  ·合理控制时间

  在关禁闭时,可以告诉宝宝时间,如对宝宝说:“关你10分钟!”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样岂不是失去了威慑力吗?其实只要是父母态度一致,神情严肃,宝宝就是关上几分钟,对他来说也是很长时间,因为宝宝特别害怕离开父母。另外有个时间的规定,父母也好不失面子地结束对宝宝的惩罚

  ·门外悄悄监护

  关禁闭时不管宝宝怎么伤心地哭闹,大人都不能去理他,一定要等时间到了,再去理他。当然为了防止意外,爸爸妈妈可以在门外悄悄监护,但不要让宝宝发现



本图文由医吧健康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