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 _精神疾病概述

05-30 来源:互联网

  心身疾病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得到重视。目前普遍地认识到,精神和躯体或者说是心与身体。人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从之一界说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性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改变。黄永进
  

  心身疾病病因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不同的心身疾病及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历史上有关心身疾病的致病学说反映了不同时期学者的认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都是相对真理,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其实现在的多因素发病学说也是在各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心理动力学说
  主要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他们认为心身疾病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与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贡献。Deutsch提倡器官语言,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Alexander则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出现器官症状,可见心理动力是病因,而发病机制则各人解释不尽相同。
  (二)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是强调病因,则心理生理学说着重于发病机制。Cannon的“应急”(emergency)反应,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都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Selye的“应激”学说更带动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近年来发展较较快的临床心理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相结合,对于将心身医学整合到临床各分支学科无疑将会有极大的推动。其实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遗传素质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心理生理学方向的倡导者是Wollff和Holmes等人。
  心理生理学说在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不是Selye的应激概念)有充分的体现,可以认为是当前心身障碍致病学说的代表。
  (三)学习理论
  传统的学习理论,只是指条件反射学习,不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还是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都是将强化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来说明的。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固然有条件反射的因素存在。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及模仿(modeling)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是A.Bendura为代表的学派提出的。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有以下四点。
  1.观察学习与模仿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vicariouslearning)是指借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掌握复杂的刺激,反应、强化相互关系的学习方式。模仿也是观察他人行为后,进而仿效的学习活动与观察学习不尽相同。
  2.学习与行为表现学习中吸收信息,而行为表现是根据新信息、新认识做出的行动。所以,学习并不一定有行为表现,这说明“学习”与“行为表现”并不一定相同。
  3.强化的作用个体可以不经过强化来学习,即强化并非观察学习所必须。奖励与惩罚只是观察者提供参考及有用的信息;强化影响的是表现,而不是学习。
  4.自身行为影响个体不仅受他人行为影响,也受自身行为影响。前者称为替代性强化(Vicariousreinforcement),而后者则称为本能性强化,是个体自身以内化标准规范强化行为。
  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习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奖励性强化);也有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习得的。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并无强化的影响。又如医学生中常见的是学什么病,出现什么症状,则完全是认知后的自我暗示,可以纳入本能性强化。黄永进
  
  中介机理的研究
  有关心身疾病发病机理,是什么情绪和心理因素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疾病?现在从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进行研究。
  (一)神经生理机理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的应激可传入脑内,若主观认为是恐惧的信息,就会引起惊恐、焦虑或愤怒。这种恐惧心理又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以至导致功能障碍,当心理反应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通过网状结构向下传递,可引起总体性交感神经反应,多而导致血压上升、全身代谢增强、胃肠道抑制等。如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时,上述的功能活动起着相反作用。因此长期持续的心理反应能使交感和副交感的对立统一出现失调。
  (二)神经内分泌机理的研究:内分泌系统具有使机体适应环境的作用,下丘脑垂体激素有调节肾上腺、甲状腺等激素的作用。心理因素能改变激素水平,因而影响所有的代谢过程,如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时,血液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一旦这种因素多次反复,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持续增高,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代谢过程。经过反馈作用,促使神经递质更新率,儿茶酚胺增高,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可使整个功能的稳定性改变,从而可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三)免疫机理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有密切关系。心理因素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可使免疫功能降低而引起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和部分癌症病人在病前多有心理因素的既往史。
  

  心身疾病的范围
  早期提出的典型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毒症、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等。这些多为公认的。近年来范围有所扩大,几乎包括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甚至癌症亦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
  按各器官和学科分类有:
  (一)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不齐等。
  (二)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四)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五)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等。
  (八)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九)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十)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
  (十一)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十二)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等。
  

  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导致血压升高难度因素很多,而人们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或焦虑因素,使血管阻力增加,便产生血压上升。同时,交感神经的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的形成高血压。
  (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起着明显作用。胆固醇含量增高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发现胆固醇增高主要原因是情绪因素,否定是饮食。也是研究者指出,冠心病与人们性格有密切关系。即A型性格者比B型性格者患病率为高。
  (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瘘管实验指明,心理因素可改变胃液分泌,如愤怒、紧张、惊慌和憎恨等心理因素往往使胃酸增加,而抑郁、苦闷或焦虑等胃液减少。火灾、洪水、空袭和地震等造成的心理影响,常可引起应激性胃溃疡。在通常情况下丧偶、离婚、恐惧、失败等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这些心理因素都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胃液酸度增高,引起溃疡疾病。
  (四)支气管哮喘: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这种体液免疫反应,是心理因素和肾上腺一受体功能障碍降低引起的。
  (五)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本症的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常见于易激怒、过敏、多疑善感等性格。特别是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因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六)荨麻疹:寻麻疹虽属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的关系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尤为明显。与过敏紧张、焦虑、烦闷等心理因素也有关。有的患者因烦闷会使荨麻疹不能再度发生。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先要采集详细病史,进行全面的躯体、神经系统、精神状态、物理、生化检查。还要考虑有关实验室检验和心理检测。最后确定诊断,下述几条可作为参考依据。
  (一)确定心理一社会因素存在;
  (二)心理一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三)病情改变常受心理一社会因素影响;
  (四)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和易感性有某些关系;
  (五)排除神经症,特别是癔症、疑病症、焦虑症等。
  

心身疾病治疗
  (一)药物治疗:是对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但并不能根治。可用抗焦虑药,如苯二氮类,能消除焦虑、紧张、有良好作用,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二)心理治疗:保证解除患者的疑虑等治疗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使用以下方法:
  1.行为治疗:是以学习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患者学会和适应新的反应方式,



本图文由医吧健康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