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婚姻

母亲,您可还爱唱歌?

03-06 来源:互联网

  孩提时呀呀学语,我管母亲叫英英。渐渐地,我知道了,那是一个平凡却又美丽着的名儿。渐渐地,我也知道,当我跟着乡邻们叫惯了时,再想改口喊声“妈”,却再也喊不出来了。为此,我向母亲抱歉,可她却笑笑说:就这样吧,要不然,咱母子俩见面,你还会打招呼在先?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嗓音儿、眉眼儿都像在唱着歌。

  其实,母亲天生就爱唱歌。虽然我们母子俩都会唱《妈妈教我一首歌》,可说实话,母亲从没教过我一首歌。但我,却分明是看见了她唱着《解放区的天》,扭着秧歌迎接解放军进城;也分明听过她唱着《大板城的姑娘》、《敖包相会》和父亲相恋。这一切,都如春风般吹过我的摇篮内,都像童话般写在了我的日记里。

  母亲怀我时,看了许多许多的黄梅戏。那些个日子里,母亲最幸福也最快活。可后来,父亲病故、遭遇“文革”,举家“下放”、柴米盐油。没有思想准备的母亲,坦然地面对着这一切,燕子垒窝般地营造着我们那温馨的家园。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知道,当时母亲那柔弱的双肩,为什么能挑起如此的重任?母亲那单薄的身板,是何时适应了耕种农田?

  上学念书回家,常听外婆叹着气对母亲说:红颜命薄啊,你就认命吧。现在想想,母亲的确是命运多桀,生不逢时。要是在当今社会,凭她的音质与外表,再不济也能混个流行歌手。可妈妈说,她唱歌就只为心里有话要说,她唱歌就因为自个儿诉说着喜怒哀乐。以至于在那最艰难的岁月里,我们儿女们也能常常听到母亲的歌――不让唱“封、资、修”,她就唱阿庆嫂与李玉和。

  为了不让母亲牵挂,我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县城。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我从县城走向了平原,又从平原走向了海滨。最后,当我从海滨回到县城时,我才知道,我转一个轮回,其实始终没走出母亲的视线。我走过了多远的路程,也能听到母亲的歌。

  我工作了,结婚了,母亲乐在心里,喜上眉头。妹妹下岗了,失业了,母亲与她一道分忧。渐渐地,我常常听到她那唠唠叨叨的诉说,仿佛我永远是那样的淘气与不听话。渐渐地,她一再叮嘱妹妹要“常回家看看”,仿佛害怕她长大,长大了也要离开她。

  转眼间,我作父亲了,女儿也能喊“奶奶”了,可母亲却和我们有了些许的隔阂。是在哪一年?是在哪一天?应该是母亲背着我妻子,几次三番要我再生一个男孩的那段岁月里。“咱家几代单传,说啥也不能无后。”这,就是令母亲急切而又执着,可敬但又可悲的理由!

  最终,母亲默认便尊重了我们的选择。但她却一直弄不明白,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吃苦?为什么竟有人还选择了“丁克”?而我,也搞不懂我心目中伟大而有知识的女性,内心也有着如此的智障与脆弱?!也许就是在那一天,我才真正意识到:母亲老了。因为只有老了的母亲,儿子才难听到她的歌!

  女儿现在也会唱母亲唱过的歌。当然,更多的时候,她还是喜欢唱当今最流行的歌曲。妻子与我,如今正在为女儿的成长储蓄着一根根的白发。想起当年母亲为我拔去的第一根白发,仿佛还飘落在眼前;想起母亲美丽、年轻的容颜,仿佛就在昨天。已为人父又为人子的我,更多地承接了过去和未来,更深地体味了母爱如山的情感内涵。于是,心中总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并不是在母亲节里,为母亲送上一束鲜花或道一声祝愿。而是要让想方设法,能让母亲开怀歌唱,让这人世间最美的歌声,能世代相传。




本图文由医吧健康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