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养生诗话药补不如食补.

05-26 来源:互联网

  药补不如食补好,

  寓补于食有医道,

  寒热温凉当分辨,

  平衡膳食不过饱。

  中医有“虚则补之”一说。补虚有多种方法,药补和食补是常用的两种方法,但各有不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古代医着《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显示了古人对饮食疗法的重视。古代名医张景岳亦称“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食补有如下特点:

  1.疾病较轻,虚证不严重者可用食补,而不必去求医问药。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说“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2.食补可以维持长期进补。药补一般作用强,用量小,价格贵,且有“是药三分毒”之虞;食补则没有这些缺点,可以长期应用。

  3.食补的补益范围广泛。药补作用较单一,针对性强,多由医生决定。而食补具有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广摄博取,滋阴补阳,益气养血,一般可根据身体情况自行决定。

  4.食补更适于年迈体弱者。食补所用食品多在性味上较平和,久用无明显毒副作用,能补充老人“精、气、神”的衰退,对益寿、延缓衰老有好处。

  5.可在饱享“口福”和“眼福”中防病、治病。俗称“良药苦口”,食补则把食品经过精心烹饪成为美味佳肴,即把美食和保健融为一体。药补往往在形象中给人以“恐惧”的感觉,如西药的营养支持药物脂肪乳、白蛋白等要静脉输入;用中药汤剂补益常是一取一大包,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令人不快。食补常在形象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往往一看就会大开胃口,如红色的西红柿、白色的白萝卜、绿色的芹菜、黑色发亮的木耳、紫色的茄子和形态各异的辣椒等等,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还没入口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蔬菜为例,《内经》中称“五菜为充”,有补充营养的含义,也是食补的重要部分。《说文解字》称“菜者,采也”,说明古人为了生存采摘果菜以补充食物。蔬菜有疏通、充实、完善机体营养的功能,从而使补充的营养达到均衡。正像一个整天吃大米白面、大鱼大肉的人,长期下去可能会因维生素C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缺乏或失衡而引发肥胖、便秘、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这时补充蔬菜就显得尤为重要。

  食补在民间也有许多讲究,如按地理特点,中国南北方有各自的习惯。各民族也有各自的食补方法。一年四季也各有不同,如冬季气候寒冷,阳气内藏,阴气内守,北方注重补肾养精助阳,多用温补以预防寒症。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如手术后、孕产妇、大病初愈等,也有不同的补法。食补经常利用当地的特产发挥作用,如延边的狗肉,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枣,吉林的山蛙等。食补贵在持久,一次进补量不可过大,更不应急于求成,造成“生痰助热”的后果。



本图文由医吧健康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